今日访问:1771
总访问量:8828677
2011年11月17日
评论数(0)生态恶化 处境尴尬
三四线零售“伤心太平洋”?
□ 本报记者 赵陈婷
零售企业拓展的脚步似乎一刻都没有停下,然而拦路虎却越来越多。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在日前召开的第13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透露的数据:2011年中国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的销售规模增速均超过50%,其中主要百货店的增速约40%,超市增速约20%。
令人尴尬的是,中国的三四线零售企业已经很难分享到这份“福利”。
借贷难题
在中国的三线城市拥有20多家门店,年销售额过10亿的某区域国有零售企业总经理最近有点乐不起来。
今年初批下来的6000万元贷款尽管目前还没完全到账,但受利率上浮影响,到今年10月,企业光贷款利率支出就增加了300万。
虽然企业利用这笔贷款在该区域一口气开了10家门店,风头正劲,但是新店还处于培育期,这样高昂的贷款利率,无怪乎企业管理者大叹压力不小。
但该企业管理者的纠结对更多的三四线零售企业而言多少有点“矫情”。这厢国企愁贷款利率太高,但对于大多数民营零售企业而言,借贷无门更让企业头疼不已。
随着物业租赁成本的不断上涨,投资商业地产似乎成为当下零售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事务所曾做过一份关于零售企业发展趋势的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零售企业都进军商业地产模式。
但在业内专家看来,零售商投资商业地产并非长远之计,一味将资金投在购地方面将会影响到企业的扩张速度。
据中国房地产协会一高层透露,银监会日前以口头形式对个别商用物业贷款量较大的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导致部分银行暂停商用物业贷款。
随之的调查显示,尽管目前各大银行并没暂停商用物业贷款,但部分银行贷款的年限从原来最长10年缩至5年,贷款利率最高上浮50%。
业内人士证实,2011年江西最大的本土零售企业洪客隆出售零售板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其地产项目拓展的资金需求。而2010年,山东淄博东泰、河北保龙仓等抛弃零售业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地产。
据金融界人士透露,今年在信贷规模大幅紧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也较上年大幅紧缩。虽然各商业银行今年划分了专项规模保障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不断增加,但由于总量有限和中小企业因生产成本上升或升级改造、更新设备产生了的大量融资需求,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
有业内专家指出,从行业上看,银行信贷规模紧缩后对批发零售业影响最大,虽然对制造业的支持量也有所下降,但考虑到降低银行授信风险,商业银行偏向投资于已有一定资产、生产经营稳定、植根于本土的制造业民营企业。
大鳄逼近
可惜,市场不会怜悯这些身陷资金困境的三四线零售企业。随着一二线零售企业强势下沉,中国零售市场的格局似乎正在被改写。
在第13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郭戈平表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市区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零售企业能够获取的利润不断下滑,零售商的竞争已经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扩散。
有研究显示,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正成为零售业渠道集体下沉的主战场。目前三四线市场如同5年前的二线城市、2~3 年前的中西部城市一样,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相对缺乏。
业内专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由于城镇化低、商业发展滞后,三四线城市商业用地价格上涨较慢;政府寄望引进零售企业以解决就业、带来税收,提升市政形象。
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降低了一二线零售企业渠道下沉的风险。
有证券机构测算,三四线城市新开门店坪效达6000元即有望保本,目前多家零售企业三四线新开门店培育期仅需一年。而这些企业目前在三四线的许多门店能达到2000万净利润、5%净利率,这一高回报在两三年内、供给仍不足的情况下仍有望维持。
据悉,在中国连锁企业2010年排名前十位的零售企业都迈出了进军三四线城市的步伐,而上市零售公司如步步高、南京中商、鄂武商、合肥百货、成商集团、广百股份等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也开始在三四线城市落子。
而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在连锁业会议上指出将“加大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特别是大型连锁企业的支持,突破区域发展的瓶颈”,似乎给征战中的一二线零售企业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本土零售龙头企业及外资零售巨头新增网点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来势汹汹的一二线零售企业的傍身武器除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还有让众多三四线零售企业“嫉妒”的雄厚资本。
资金对于零售企业的价值毋庸置疑,融资成为了众多零售企业对资本市场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银泰百货总裁陈晓东曾直言不讳:上市的好处有一堆,但我觉得这堆好处里面,最核心的是融资。而新近上市的高鑫零售首席执行官梅思勰也坦言,上市首先让企业拿到了一笔资金,帮助企业更好地持续发展。
但目前的三四线零售企业似乎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想做大走出区域,但是缺钱没法形成规模;固守一方图安分,又面临着外敌打压的困境。
而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对零售企业的热情似乎并不高。据了解,中国零售企业中有为数不少的早几年冲刺上市而被搁浅的零售企业,面临着卖与不卖的窘境。
尽管零售行业内并购并不稀罕,但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的零售市场,卖方不再是稀缺资源,即使卖方条件不差,但如今的海航、华润这样的买家也已具备了充足的耐心。对于有些零售企业而言,卖不卖得出去甚至还是一个问题。
对于中国三四线零售企业这样的尴尬境地,这样一个零售生态环境似乎很难再出现像步步高、永辉这样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的民营企业。业界唏嘘的是:如果没有更好的模式,中国三四线零售企业的上升通道可能将被就此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