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198
总访问量:8826818
2013年06月09日
评论数(0)距离其首次定向发股募资已经过去了21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身为山东省第二大零售商的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群集团”)始终没有完成IPO上市计划。
这一现状在今年5月29日迎来破冰。利群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青岛利群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群百货”)发布公告宣布,将接受中信证券的上市辅导,迈开了上市的第一步。
作为区域零售的利群能否顺利到达上市路的终点,成功完成IPO尚属未知,但是百货业“利润率下滑”、“二房东”的诟病,让人们不免担心利群百货的持续盈利与后续发展潜力。
曲线救“国”
早在1992年12月,利群集团在青岛地方证券市场挂牌交易,定向募集股份,完成后股份2440万股,注册资本2440万元。
不过,当年赖以成功的发股“壮举”,已经成为利群集团日后上市无法绕开的死结。1998年地方证券市场清理整顿之后,成为未上市公众公司(通称为“权证公司”),徘徊在股市之外。
利群百货董事会秘书张兵告诉记者,上市一直是利群集团这个权证公司的夙愿,但主要是“因为股权太分散以及多元化发展下涉及产业较广,不太符合主营业务集中的审核理念。”
于是,利群不得不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将旗下的百货与物流打包,组建利群百货,冲击IPO。
利群百货成立于1998年,主体是利群集团第二个百货店长江商厦。为了上市路,利群集团对利群百货逐步进行了“改造”。
2011年,利群集团将全资子公司利群集团前海购物广场有限公司100%股权、城阳购物广场等10家公司部分股权出售给利群百货;收购德源泰置业公司等11家公司的部分股权,受让方依旧是利群百货;之后,又以换股形式收购福兴祥物流股份公司全部股份及利群商厦有限公司90%股份。
2011年底,高盛投资逾3亿元购入利群百货5500万股,成为其战略投资者。
随着这些资产的一一注入,利群百货完成了的资产整合,股权日益清晰。
如今,利群集团持有利群百货近30%股份,是大股东,高盛持有5500万股,约占8%,个人股约占50%,其余为其他法人股东。
这样,一个以百货零售为主,批发物流为辅的零售集团浮出水面,准备迎接证监会的考察。
破冰遇到寒冰
在利群百货终于迎来上市破冰之喜时,零售业与证监会的寒冰又让人对于利群百货的上市路有了几分担心。
“利群上市选的时机并不好。”业内人士这样评价道。
从2012年开始,零售业就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销售额、利润率双双下滑,人力、租金成本又纷纷上涨,各家商超都在盈利与亏损之间挣扎。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81家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2012年的销售总额为2282.7亿元,同比仅增长8.9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14%。
与2006年至2011年百货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16.5%的增长率相比,下降势头明显。
另一方面,自去年IPO暂停以来,很多企业的上市路变得遥遥无期。近日,被称为IPO“史上最严财务核查”第二轮抽查将于6月初启动。
数据显示,5月31日之前,已有200多家企业终止审查,撤单企业总数已达到去年全年撤单企业总数64家的三倍以上。
其中,在这之前已经递交了申请的北京本土零售企业京客隆,就已经撤回发行A股的申请。
对此,张兵表示,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资产业务整合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迈出这一步可谓水到渠成,并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争取年内上市。
张兵的估计并不是没有根据,按照证监会的规定的辅导期最短为三个月,最快利群百货就可在9月将审核材料上报证监会审核。
但是,已经封闭半年多的IPO,到那时是否会放开还是未知之数。
面对这样的不利局面,利群百货方面表示了良好的心态。张兵透露说,有了上市的目标将更好地推动利群百货向着更加专业、现代化公司管理改进。即使失败,也为公司的管理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另外,据张兵介绍,2012年利群百货销售额达到120亿,连续三年保持销售额、利润率10%以上的增长,也让利群百货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持续盈利待考
在青岛扎根多年的利群百货,此时的上市动作似乎在传递着规模化扩张的信号。事实上,盘踞青岛多年的利群百货,并没有取得在山东市场的绝对优势。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榜显示,山东零售大佬银座股份销售额达到320亿,近几年发展势头不错的烟台振华百货销售额也达到190亿,虽然利群集团销售额达到213亿,但是利群百货合并计算之后的120亿仍然不能与之相比。
对此,手握品牌代理与自有物业两张牌的利群百货似乎很自信。
利群百货通过与品牌商展开代理合作,砍掉中间商,保证自己的利润率。
张兵向记者透露,目前利群旗下超市的产品95%以上的产品是自己的代理,家电基本是自营,百货中服饰品牌代理则占到了50%,有些品牌甚至拿到了山东省的总代理。这就保证了供应链的畅通,拧掉了其中的多余水分,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门店开业招商难的问题。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认为,利群集团能很好地将零售模块和产品区域品牌推广结合起来,企业与品牌商相互补充,不仅赚了产品销售方面的利润,也获得了品牌商给各地代理商推广上的利润分成。
而自有物业是利群百货的另一张关键牌。据介绍,目前利群百货旗下自有物业占比超过50%。这让利群从容应对房租高涨的难题,同时物业本身作为固定资产也在不断增值。
然而,这两张牌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北京晖邑零售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表示,代理自营产生库存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而自持物业也需要大量资金,就会容易让现金流出现问题。
此外,利群引以为傲的代理自营模式,在当下也面临着诸多考验。
赖阳表示,一旦代理的品牌成熟了,品牌商很有可能将区域代理权收回自己控制,百货最终面临“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境地。
接近利群百货的相关人士透露,利群百货带来的品牌数远没有达到绝对优势,且品牌层次也有待提升。
而区域百货利群在本土做得很好,能否做好跨区域这道题还是个问号。
正如赖阳所说,一旦走出山东,利群百货的品牌代理权就要重新争取。因为目前各大品牌的代理权一般都是按省划分的,而在其他省份,利群想要取得代理权远没有在家门口这么容易。
同时,地理位置上分析,利群要走出去无非是就近考虑江苏、河北,刘晖指出,江苏是金鹰的大本营,万达、大洋等也发展迅速;河北商业整体较弱,且银座已抢先占领优势地盘,这对于利群来说都是不利的方面。
不管怎样,利群百货已经在行动。据了解,利群百货首个省外的棋子落在了江苏南京,力争2015年开业。
强敌环绕的南京将成为利群百货跨区域的第一个战场,不论上市与否,这都将是检验其实力的试金石。
(本报记者 陈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