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968
总访问量:8673925
2011年05月31日
评论数(0)□ 本刊记者 赵晓娟
在大陆的台湾人圈子里有这么一个笑话,上世纪80年代台湾人来大陆是探亲,90年代来大陆是公司派来的骨干,2000年来大陆为了观光旅游,2005年以后来大陆变身为打工仔,老板都是大陆企业家。
而早在1996年就来到大陆的李光仁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从当时的企业骨干到现在的打工仔,经过十几年在大陆的企业中的“历练”,李光仁已经深谙许多大陆企业家的风格,懂得了“三分做事,七分做人”道理,但他仍然有自己的烦恼和无奈。
磨合的成本
如果是新来大陆的台湾人,李光仁的水土不服也许可以让人理解,但是作为已经来大陆十多年的“老台湾”,他这样的无奈则显得有些“没道理”。
石家庄、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重庆……跑遍了大江南北,然而,每一次换工作,李光仁仍然充满了尴尬和心痛,因为不能理解大陆老板们的观念和心态。
作为集团的外派人员,初来大陆时,李光仁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便利店系统做技术指导,但是他并没有运营的权利,技术指导仅为空谈,李光仁“愤而出走”,被调至集团在中国其他城市的分公司,但是结果与此前如出一辙。
为了施展自己的技术,李光仁决定单干。
经人介绍,李光仁到武汉某国营超市企业出任类似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在那儿一呆就是4年,李光仁主要负责为其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包括生鲜物流,低温物流,PC(处理厂)。虽然这其中出现了许多让李光仁无法理解的事情,比如刚开始做预算的时候,中方认为成本太高。预算就一删再删,而且当初计划的方案是一套,执行人员实际操作时又是另一套。
在不断把摩擦变为磨合的过程中,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起来了,并且成了武汉市的招牌工程,引得许多同行参观和学习,但这时候,李光仁离开了。“主要还是观念和思维的问题,要改变难度相当大,还需要时间。”他这样解释离开的原因。
在李光仁的眼里,许多老总们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其实,用金钱换取经验是很值得交换的一个买卖,但是大陆许多老总有些瞻前顾后,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还有一些企业认为自己可以称霸一方,不愿做出改变,用他的话说就是有点“夜郎自大”。
随后李光仁到了成都的一个便利店企业。经过三个月的磨合,李光仁正式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其销售额去年是3个亿,今年预计是4.5个亿,而在执行自己计划的第一季度,李光仁已经完成了112%,已经超出计划。即使这样的好成绩也免不了要走人,因为公司出现领导变更,店铺升级改造计划不再执行,李光仁觉得自己没有再呆下去的价值了。
拖大陆人“后腿”
事实上,许多大陆零售企业在对外交流方面的需求还是相当大。据李光仁亲身经历,领导们经常组团去欧美、日本、台湾等考察,他们也急于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设施,硬件设备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但是软件设备比如人员的敬业态度、工作态度等则要逊色于台干(大陆人将台湾来的技术骨干称为台干)。台干的薪资水平往往是大陆人员的3至4倍,在1996年李光仁的薪资已经是4000美金每月了,而在Tesco,他的年薪也将近百万,时间一长,大陆同级别人员会觉得不公平,所以工作不卖力不敬业。
对于这一点,作为台干的李光仁感到很委屈,虽然台干们拿着高工资,但是工作工作时间很长,通常“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而且做事都有周密的计划,不会返工,一步到位,因为返工的成本是平常的2.5倍。台干为企业创造的利润更多,但企业总是在他们的工资上面打算盘。
另一方面,在与大陆企业家沟通时很辛苦,在大陆骨干看来,台干有一股傻劲儿,到点了也不下班,还要和他们讨论工作事宜,拖大陆人的“后腿”,又不是给自己干,还那么拼命。而且台干有时候说话比较直,不会拐弯,容易得罪人。现在李光仁已经用“血的教训”领会了一则人生信条:做人七分,做事三分。
在李光仁看来,员工的不敬业,与大陆企业家们对员工的认识也有关。他一直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对于员工最重要奖励的不是奖金,不是晋升,而是培训,因为培训员工可以用一辈子,一个培训良好的员工可以帮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但许多老板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中国零售业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流失率非常高。尤其是80后职工,把跳槽当作家常便饭,这让李光仁不解。
总会有赏识我的企业
在选择企业的时候,李光仁和他的台籍朋友们,都更倾向于去私营企业“打工”。虽然国企也愿意请海归、外籍的高管,但是这些高管的“寿命”往往不长,最长不超过3年,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受不了潜移默化的改革效果,老板们更愿意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通常因为效果不明显而主动与之解约。在李光仁眼里,国内老板对劳动合同并不是那么尊重,想解约马上解约,这一点他到现在仍不理解。
当然,现在来大陆工作的台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方面。李光仁表示,如果随便从台湾的人力中介找人,素质不一定得到保证。只要是台湾的大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做事规范,有敬业心,有责任和素质。因为大企业如果要派人员出去,一定要经过台湾经济部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合格才可以出去,这就使得外派人士独自作业的能力都很强。
但大陆的国有企业并不认同这样的专业性和技术型,所以台籍高管也很挣扎,甚至有些委屈,并要花很长时间去说服老板。在李光仁现在的公司,他当时花了两个多月说服老板开始建立中央工厂,结果老板点头了,但是过了3个月才真正开始做起来,随着新的竞争对手的逼近,老板为了竞争,又开始思索低成本经营,李光仁一下子信心全无。
下一步,李光仁说自己仍然会去一个认同自己的大陆企业,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离职,许多企业闻到风声后向他抛来橄榄枝,现在已经有6个offer等着他来选择。
“工资已经不是我考虑的最主要问题了,在这儿的工资其实非常低,只有以前在另一家企业的三分之一”,李光仁说自己来这儿就是因为理想,每一次换工作,他都会好好评估一下自己的价值,看自己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利益,然后才考虑自己“值几个钱”。
“总会有赏识我的企业。”他在大陆惟一没有改变的就是这样的自信。(文中李光仁系化名)
■观点碰撞
本土零售业能不能请“洋教头”
境外人士有在台湾、日本、欧美等零售较发达地区的经历,其零售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大陆许多企业的顾忌就是成本较高,更宁愿自己摸索着发展,自己经营。因为台籍高管在大陆企业的薪资是大陆同级别人员的2至3倍。但是大陆的企业家应该考虑,现在不花小钱,以后会付出更多代价。因为其在摸索阶段如果成功那万事大吉,但是失败的话,就得从头再来,而且打破以前的模式,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浪费。——陈基祥(原WOWO便利总经理)
目前零售业已经国际化了,请境外和请国内的高管差异不是太大,再好的团队或者个人都最终会被企业所溶解。但是话说回来,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舶来品,欧、美、日等会在这方面更成熟一些,不仅是零售业,在其他领域如IT、制造业等,都有请外援的渴望。境外高管的费用虽然高,但其能够迅速地将规范的管理和先进的理念导入进来,尤其是对于那种正在壮大的企业和已经做大的企业来说,这样的需求比较迫切。我个人建议企业,境外高管在入职时一定要先做好文化的磨合。——何建军(零售专家)
零售企业请外籍高管更多的时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为了上市做宣传,很多零售企业会选择找一个境外团队。在股价波动的时候,企业往往也会考虑请一个国际团队,来稳定股民。——刘文烽(北伦国际零售管理机构总监)
有些企业引进高管的心态太过极端。认为花点钱请境外团队来,把他们的优势学过来,再请一个……通过这样的循环,这就形成了自己企业独特管理文化,但如果企业的文化缺乏这种消化能力的话,最后往往沦为“四不像”。其实哪种思路都可以成功,但必须要把这种思路发挥到极致。现在很多零售企业把一种功夫学到六七分就觉得可以了,事实上还差很远。在这些功夫上,企业往往在借鉴“术”,但真正重要的还是“道”。如果没有“道”,只去玩弄“术”, 这个企业是走不远的。——胡春才(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