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知道加多宝互联网+系统的明细,如果加多宝仅以罐身承载,不知道用户、也无社群,这样的互联网+厚度还不够,纯粹是“端”的出租,对加多宝的来说只是二次打击能力的提升和利润池的开发。单单加多宝自身的产品,消费方案丰富度不足,未来加多宝自身会不会转身为入口平台,抓取用户,有待加多宝自身的规划。
跨界是新的玩法,也是新的组合,实质应当大于内容,实质需要新的要素支持,否则,简单的摆摆样子,整容一张老脸,迟早要破相,吓死消费者!
2015年一季度社零总额同比名义增长仅为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增长7.8%;而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7607亿元,同比增长41.3%.....总体的经济环境又一次破跌。命运相似的,“联商网4.17统计,已公布2014年财报的63家上市零售业,销售总额同比微增4.5%,其中36家(占比57%)出现营收下滑;净利润34家(占比52%)出现同比下滑。百货企业负增长尤为严重,45家中32家(占比71%)出现负增长;13家超市9家超市营收为正增长,但只有5家净利正增长,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普遍……”2015年,这将又是一个更加难看的数据,明确的悲观主义笼罩着..
讲生鲜的竞争力,普遍看重的三点:门店丰富的品项、良好的品质和高性价比,背后是供应链的优化,而基地合作、源头直采是通用战略,依照品类的不同,压缩层级,提高通途总价值是超市的共性选择。我经常想,当所有的企业全部进行源头采购的时候,超市生鲜要超越菜场、夺回曾经的人气辉煌,靠什么?先看两组图片:这应该是靠门店员工打理出来的很好的生鲜这是日资超市主要包装化的生鲜这是美国的某家超市,应该是现代农业的结果今天,除了看到市场排浪式的风光之外,在一二线城市,面临激烈竞争和饱和化分流,即使永辉、大润发包括一些日资超..
2015杭州,联商大会,很荣幸收到一个新锐博主的奖项,然而说实话是有些惭愧,为自己还依然浅薄的思考和零售人的焦虑而惭愧,为自己过于空泛而不见细目的论调而心塞。只是我们脱离不了自己的环境与境遇去思考,而很多时候,可能还未真正的尽心,还需学习和努力,尽等拍砖了。这次聚会另一大幸事,是认识了之前只见其文不见其人的一大波博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勤勉、善悟、好学、博思和才气,以及各自在自身专业领域的厚积厚发。两晚聚聊,情景记忆犹深。此次的联商论坛,俨然又一次思想大碰撞,总结来,似有很有派系的味道,短小..
2015,杭州西溪喜来登酒店,连锁业OTO大会,人气爆棚,但万言之中,总少了些激情,可能OTO大家都没做好,也可能因缺乏超思想重量级的嘉宾。每人20-30分钟的发言时间,逻辑还没讲清,时间可能就到了,因而有些上空下吊的感觉。但不管是做广告的还是分享经验的,执行细节的探讨越来越浓。因为呆在传统行业,眼见台上嘉宾众说纷纭的发言,总有一些相形见绌的自卑感!想时髦,总也感觉时髦不起来,所以感悟,仍有些传统,重点有三。一是:传统零售业必须从变革思想开始我有些认同1号店前CTO韩军的观点了,企业需要思维模式、运营模式和组织流..
零售业更多做的是消费者中间传导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价值增值,实体零售业不管如何定位,不管未来技术如何更新,降低价值全链条的总成本,扩大末端消费者价值,应当是零售业永恒不变的追求。回归零售本质要去关注顾客和商品,末端类似的情况下,核心是供应链的打造。生鲜的供应链有生类和熟类,大多数企业重心还在生这一类,永辉其实也在这一阶段,大润发算是国内较好的。许多超市将未来立足于社区生鲜,但事实上很难找到盈利点,是因为未解决高毛利熟类的问题,当一家门店生鲜占比50%以上时,生鲜再怎么火旺,门店综合毛利也会偏低,而永辉恰恰只是因为做起了生类的规模,不解决熟的问题,永辉早晚也要走下神坛,但目前我们看到永辉在品质化方面的巨大进步。
此前探讨了社区商业类型、形态、主力选择和能力要求,从战略角度,社区购物中心、底商格子铺和创新小业态可以成为社区商业的主力,并建议企业进行体外创新。对于社区店这一热点,如同电商一样,喊的响不代表做的好,私人店可以12小时守店、不交社保五金、店主什么事情都干还挺利索,企业来做往往很难玩转,私人和企业存在不同的效率!店少的时候做的好的事情,店多了不一定做的好,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令人称道的小众店,却少有极具复制价值的品牌规模店。机制不同,代表商业成本模式的差异,社区商业目前并未找到高效存在的盈利空间,这是..
可能多人似乎不太重视这种东西,没有情怀,一样活得好好的,很多时候认为虚头巴脑的有什么用,不如来点实际的。企业在培训的时候大致也有这样的情况,讲到工作意义、理念,很少有人听,讲到技巧,大家都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术在变,道却一直是如此。就像零售业今天的方向一样,不因行业协会怎么牵头怎么走、不因别人闪光跟着学就能进步,尊重自己的理念初心,才能拨云见日。
聊起打烊这个话题,想起十几年前在超市疯狂的日子。初始在店实习的时候,过年没回家,节前十几天开始就人潮涌动,高峰期的十天时间里,补货到营运组都走不动,接货接到腿软,装袋装到心烦,节后更是因为一半人休息而忙到头昏,听《新年到》听到恶心,还好有新年的祝福养心。至今还记得为了效率,肩扛黄鱼从冷库一遍一遍挤到卖场的情景,还能体会瘫坐在仓库货堆边小憩、如饮甘露的心境,还能回想起听到《回家》下班曲后、同事嬉闹的一份安谧柔情!今想起,记得那时的热火朝天,那时,苦、累,却很快乐!现在的春节(苏南地区),时过境迁,..
在当下经济新常态、消费升级、电商冲击和移动互联时代,实体经济传统形态都在寻求转型,寻找新的发展契机。社区商业成了新的肥沃战场,众多的企业开始“微”化,立足落位社区商业地盘,城市零售边缘崛起,出现了“集聚—扩散”的趋势。过去的社区商业研究,更多是楼盘开发商角度的商业规划设计,实体零售业对社区商业的分析,更多从竞争结构的角度进行阐述。下面,我们从实体零售的未来选择的角度来进行社区商业的初级探讨。以下社区商业特指有一定城镇化的、居民区与商业组合,特指城市社区,不包含农村社区、城乡联合体、专能社区、商业..
小形态商业迎来春天,下层级市场获得发展。从行业实体的维度,我觉得超市目前有如下表现:1、王者的疲态:像沃尔玛、家乐福乃至大润发,大店的增长都遭遇瓶颈,前两个品牌更是关了好一些店,内部管理也有异响。2、大佬的领舞:主要体现的是大润发的飞牛网和“千乡万馆”,步步高的大电商、大便利、大物流、大会员和大平台,家乐福的easy便利店、麦德龙的“合麦家”、天虹的“微喔”(最近收购了万店通153家便利店)、大商的“mini”便利店等等,当然行业对便利店的探讨更多体现的是OTO落地的角度。3、中间层的迷失:..
“双12用支付宝付款全部商品半价”的活动,无疑又是阿里巴巴低调隐忍却足以传诵的大秀,与双十一的主分会场晋级式机制杂耍的小商户不同,这次双十二阿里似乎揪准了线下实体的命门---价格与营销成本;再来一次特价全民疯狂,网民会厌,物流行业得了乖巧还卖乖的恐怕再要狠狠骂娘了,所以hold线下并还能创造奇迹无疑是阿里又一次成功,线下做配,顾客自提,各领域通吃!
便利店市场的繁荣,可能更多是增量使然,发达市场日子并不好过。零售传真发布:就上海而言,当地便利店的数量在过去一年呈负增长,为-5.0%,是上述报告所统计26个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目前上海便利店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根据上海市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2013年上海便利店数量在4800多家左右,平均每2975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与日本看齐,这也导致很多便利店企业难以盈利。
早上一路,见到个人招呼都从“早饭吃过了啊?”变成“昨晚买东西没?”,双十一给了全民一个集体败家的理由。而今年最大变化,似乎是实体零售的参与。很抱歉,我对实体零售的现状依然悲观,下跌拐点还未到来!对很多企业来说,双十一,更像是一场无奈的狂欢。看上去闹腾,不参与显的气短,也狂欢去吧,于是也拼下血本,我也“折”、“送”、“免”、“换”,现场人是多了点(有几个爆棚的?),更有点像最后的狂欢,今天过后还是要去面对无边的寂寞。实质如何,实体零售业可以分析分析一下几个数据:1、不要单看双十一,以双十一为中轴,..
电商的冲击、成本的增加、客群的转移,让我们更多思考传统零售业的转型问题,转型意味新的业态、业种、服务及体验的新型组合。转型的前期阶段体现的是顾客价值的差异性,而转型后期,效率将体现新的差异性。说白了京东和苏宁都做家电,京东的极致物流效率就是差异性,永辉的生鲜效率令人昂首,一招制胜!近期谈论最多的是回归零售本质,商品、顾客、服务等等之类,在理,却很难为。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核心是我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重点选择,踏实的做事,从而寻求未来的能力。因为今天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探究常规的营运质量提升,已经没有人再有兴趣,似乎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回归零售本质,说容易,怎么做也知道,只是没什么激情去做。 可能离不开传统的内容,披上了新颖的外衣。有没有一种新的选择或表达,能够支持我们去做出改变,全新开始?
2014年,青岛,联商风云会。如同青岛的天气,本届的联商风云,秋凉秋燥中夹杂些温暖和舒适。可能14年不算是零售业成功的一年,所以本届风云会,似乎也少了些愿意出头的亮点,不过好处在于,嘉宾少,时间相对宽裕些,可以透彻的讲讲自己的真实想法。从发言嘉宾类型上分,大佬似有三类:一类是探索了O+O有点步调的权贵。大润发和步步高,两位老总的发言中,雄心之余,更多是一种有些艰辛的理性,探索规划未来的感悟胜于业界所得成绩的骄傲,步步高的王总更加骄傲一些,媒体大各大品牌也似乎更加崇敬这位新上位的零售宠儿。宝岛眼镜的王总有..
供应商的平台化冲击我们的后台费用。过去的渠道是实体、单向、多层级、铺货决定销量、终端为王的,过去的媒体是单向、垄断、高单价、必须大量投放的,所以供应商拼广告、拼后台费用从而博取市场份额;今天的渠道是虚拟、互动、单层的,甚至预售不需要库存,今天的媒体是互动、开放、低成本、免费、精准的”,品牌再高大上,跟顾客没什么关系,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少的宝洁、联合利华的电视广告,而是转移到了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上,原来缤纷的线下活动,转换成线上积分、关注、兑奖等等。对供应商来说,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更加高效,已经不需要更多的代理商来铺货维护,在网站、实体店、自营实体店各个渠道中,品牌公司自身开始平台化,做消费者与代工厂或自资产的整合。无疑,他们会选择更优的渠道,特别是网络平台。
平台生态圈的竞争,事实是再一次从顾客泛边效应、定价策略、平台定位和平台扩展四个角度阐述平台竞争方向。我们更愿意将顺序调整为定位、扩展、定价策略、泛边管理四个维度。一、解决核心定位的问题(1)好的定位需要逻辑一致。平台的核心定位有三种选择:产业市场细分、地理区域细分、客群细分。平台的定位,本质仍然遵循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原则,考虑细分群体的规模、显著性、可接近性、确切性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裂变出不同的市场定位品牌,大部分,都是被选择的结果,你想往这些方向定位,但事实上消费市..